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94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海淀有故事:四槐居来历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6-20 10:02:38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转自微信公众号:海淀镇相随




四槐居位于玉泉山东侧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海淀公社四大队(青龙桥大队)所辖村。据《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》载:“清代村中大道旁的四棵古槐,已有几百年历史,当年曾有一鲍姓村民在大槐树下开设茶馆,来往路人在此饮茶小憩。村因茶馆而得。”

有关这一村落何时形成,未见史料记载,但据曾在此居住的老人介绍,这个古村落元代已有,但只有两户人家,到了明代,有山西移民至此,逐渐形成聚落。最初只有五六户人家,二十几来口人,是一个无名小村,后因村西有四棵高大的槐树,树下有一口水井,人们常在树下乘凉,大槐树便成为村口的标志。

明代移民为史实。有史料记载,明洪武年初期,户部郎中刘九皋向朱元璋建言:“古狭乡之民,听迁之宽乡,欲地无遗利,人无失业也。”明太祖采纳其建议,“以山西地狭民稠,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、山东、河南旷土耕种。”于是明朝政府从山西、山东等“地狭民稠”地区开始大量移民到北平(今北京),并将他们定居在北京的南部和东部地区,进行开荒种田和牲畜的养殖业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,朱棣改北平为北京,并准备将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。他继续实行移民政策,大量屯兵、屯民、屯商于北京,以加强首都的防卫和粮食、蔬菜等生活必须品的供应。这样一来,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,有几十万人先后移民到北京地区。仅永乐年间初期,就迁移了两万多户,如果以百户为一村,即可形成200个新村庄。

据曾在四棵槐村居住过的老人说,他们的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到这里的。当时移民集中在一棵粗大的老槐树下,集结后被统一押往北京。经过长途跋涉,最后来到今天的四槐居一带,因地处玉泉山下,土壤肥沃,水源丰沛,故以耕种为业。但他们一直怀念山西老家,记着那棵大槐树,为此,在村子附近种植了数十棵槐树,百年后便长成了参天大树。其中村西的四颗槐树更是根深叶茂,树高三丈多,四棵树的树枝都连在了一起,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,成了村子的标记,于是村子被称之为“四棵槐”。

在村子的南面有一条大道,东面通往功德寺、青龙桥,西面可到玉泉山、香山,人员往来很多。村口住着一位姓鲍(另说姓包)的人家,他见这里人来车往的,便在村口开了个茶馆。说是茶馆,其实就是个凉棚。里面有两张桌子,几个方凳。茶馆刚一开张,就有路径于此的路人到此歇息。一来缓解一下路上的劳累,二来喝点茶水,吃点干粮,以备继续赶路。无论哪位路人到此,鲍掌柜都笑脸相迎,笑脸相送。几年后,小茶馆便在这一带有了些名气,甚至一些骑马坐轿的官员路径这里时,也下马停轿,在此打尖儿。又是几年过去,这鲍掌柜便有了些积蓄,于是便将简易的凉棚改建为三间北房,仍开茶馆。鲍掌柜想,城里的茶馆都有个字号,而今自己开的茶馆已算是正经八百的买卖了,也应有个字号,所以便请青龙桥镇一位与自己有私交的私塾先生给起个字号。那私塾先生想了想,既然这茶馆开在四棵槐村口,就叫“四槐居”吧,直接明了,叫着顺嘴儿。几天之后,一块黑底白子的匾额便挂了出来。但见“四槐居”三个大字明晃晃夺人眼目。日子一长,“四槐居”的名字便被叫开了,后来人们索性将它所在的村子也叫成了“四槐居”,而“四棵槐”的名字却被人们逐渐淡忘了。

从民国时的老地图上看,当时的四棵槐村并不大,村民居住较为分散,主要分布在玉泉山东侧,村子子北面是大面积的农田,田地中有不少的坟头,西北部的圆明园太监墓掩映在一片松柏林中。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四槐居为青龙桥大队的一个小自然村,只有十几户,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。九十年代末,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,这里也成了外来人口聚集地。几年前随着这一地区的开发,古村落已消失。尽管地名尚存,但已是名存实无了。
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管理员QQ1192595503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山后网 ( 京ICP备12001442号  

GMT+8, 2024-5-6 20:57 , Processed in 0.170860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