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78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讲述北京:北京小吃背后的传奇故事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8-1 00:30:09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转自微信公众号:老北京城

老北京的小吃多的不胜枚举,您吃着也地道,亲切,但是,您了解它们的来历吗?今儿小编就跟您聊聊老北京传统小吃背后的传奇故事。

1:栗子面窝头
相传1900年慈禧西逃途中在京郊西北的贯市村打尖。慈禧饥饿难耐,有个人将家中剩下的窝头呈上。俗话讲“饿了吃糠甜如蜜”,慈禧太后到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排场了,狼吐虎咽,吃下去感觉不错印象深刻。1912年两宫回銮之后,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,慈禧又想起逃难时所吃的小窝头。便传旨御膳房,但御膳房的厨师可没敢按照民间老百姓的做法去做,而是把栗子磨成面粉,再与玉米面、黄豆面掺和一起,上锅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,吃着又暄又甜。慈禧品尝之后,甚为满意!以后便成为慈禧日常吃的一种点心,民国时流入民间,成为“宫廷小吃”。
2:豌豆黄、芸豆卷
相传清光绪年间,有一天酷暑难耐,慈禧太后在静心斋纳凉歇息,隐隐听到红墙之外敲着铜锣的叫卖声,便问下人是干什么的?下人跑出去察看一番,回禀道:“是卖豌豆黄、芸豆卷的。”慈禧一时高兴,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。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,并双手捧着芸豆卷、豌豆黄,敬请老佛爷赏光。慈禧尝罢,赞不绝口,。这一来,芸豆卷、豌豆黄一步登天,成为清宫的御膳小吃。
3:爆肚
京剧名家马连良先生爱吃爆肚,并与“爆肚冯”有着不解之缘,每到“爆肚冯”马先生必点“羊肚仁”,什么叫“肚仁”?就是羊的储胃冠状沟,每头羊有一条 “棱”,一头百十来斤大羊的“棱”不超过四两。把“棱”分成三段,最后一段叫“大梁”,“大梁”也就大拇指大小。把这块拇指大小的东西,再剥皮去膜,剩下的几钱肉才是最后下锅的物件儿,马先生最爱吃的正是这口儿。您想想看,得多少头羊才能炒出一盘“羊肚仁”?所以,爆肚冯掌柜的曾感叹地说:“马先生的吃就同他的戏一样,前者精致到挑剔,后者挑剔到精致。”过去有人评论道,吃得起全聚德的烤鸭却吃不起马连良先生的肚仁,这话不为过。
4:稻香村
北京稻香村是北京城里第一家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糕点铺。始建于1895年(清光绪二十一年),最初的门脸就在现如今的大栅栏西街上。鲁迅先生对稻香村的糕点就情有独钟,先生居北京时曾多次前往购物,光《鲁迅日记》中对稻香村的记载就达十余次之多!
5:炒肝
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,前门外的鲜鱼口内有一家名为“会仙居”的酒馆专门经营黄酒和下酒的小菜。其中有一道迎合平民的下酒菜——白水杂碎。据说,有一天,慈禧想起早年间吃过的白水杂碎,还想尝尝这一口。于是便传了会仙居的炒肝,品尝之后,老佛爷道:味道不错,可要是去掉心和肺可能会更好。太后的话那就是懿旨,“会仙居”的厨师忙活开了,他们在下料时,将杂碎中的心、肺统统抛掉不用,只用猪肠和猪肝,然后用蒜末压去腥味,调味勾芡,这样一来就由白水杂碎变成了至今的炒肝。这升级版的白水杂碎一经面世,便大受欢迎,流传至今。自那以后,老北京人便多了句歇后语,“北京的炒肝儿——缺心少肺”。
6:豆汁
“豆汁”算是北京小吃的代表了,在老北京那会儿,您要是穿得体面点儿准保不好意思坐在街边吃羊霜肠,但是喝豆汁在老北京人当中绝无贫富贵贱之分的,过去乘车坐轿去豆汁店喝豆汁的达官显贵那多了去了。不光在民间,就是在宫里,豆汁也是备受宠爱。为了喝这口儿,乾隆十八年十月发交内务府的一道谕帖曾经明确记载:“近日京师新兴豆汁一物,已派伊立布检察,是否清洁可饮,如无不洁之物,着蕴布招募制造豆汁匠人二三名,派在御房当差``````”。这道谕帖说明,在乾隆年间豆汁儿已被引入宫廷成为御膳。由打那时候起,豆汁算是进入了达官显贵的生活中。
7:三不沾
同和居创建于清道光二年(公元1822年),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,同和居的“三不沾”被誉为一绝,有“名震京城”之说。而这“三不沾”的美食还是乾隆皇帝从河南带到北京的。有一年乾隆皇帝到江南巡察民情,路过安阳,提出来要品尝安阳的风味小吃。安阳县令就让厨师精心炒了一盘桂花蛋,献给乾隆品尝。乾隆吃了这道菜肴之后,十分高兴,他见这道菜肴不粘盘子、不粘筷子、不粘牙齿,就当即下了圣旨,将桂花蛋赐名“三不粘”。并让县令把此菜肴的制作方法给了皇宫里的御膳房,以备自己和后宫嫔妃及皇亲随时品尝。于是,这道菜就从安阳古城进入了北京紫禁城,成了一道御菜。
8:金糕
金糕就是山楂糕,制做金糕始于清朝中叶,是北京传统风味食品。当时北京有两家最出名的金糕店:泰兴号和富川斋,慈禧太后喜欢吃山楂糕更喜欢山楂糕的金黄颜色,“富川斋”的人就经常为慈禧送山楂糕。一次,管接货的太监头目看到店主来送货便随口喊道:“金糕来了!”没想到“金糕”之名传到慈禧耳中颇得欣赏。自此,山楂糕便被赐名“金糕”,一直叫到今天。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管理员QQ1192595503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山后网 ( 京ICP备12001442号  

GMT+8, 2024-5-4 15:49 , Processed in 0.183304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