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北京业主的网上家园 北京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小区业主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44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京城70年老字号影院,变身全国首家公共“藏书楼”!你家好书可放这里共享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4-25 08:14:35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转自北京日报

      
家里书太多搁不下,

扔了又舍不得?

针对这一广大爱书人的“心病”,西城区推出全国首创的“互联网+”新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——红楼公共藏书楼。
该藏书楼由位于西四西安门大街闲置多年的红楼电影院改造而来,市民可以将自家有价值的图书免费托管至藏书楼供他人阅读。

昨天下午,藏书楼首次开放体验,迎来首批入藏图书,并开始试运营。

入藏图书不乏名家名作

昨天下午,记者来到红楼公共藏书楼,闲置多年红楼电影院已被全修一新,完全看不出电影院的痕迹,不大的门脸橱窗里,大大的繁体“書”字让人一眼便能辨认出。


公共藏书楼正门朝西,进门是一个宽约5米,长约30米的通道,这里是休闲阅读区,主要是提供阅读需要的餐饮、休闲等。

通道尽头便是近2000平方米主体藏书区,四周布满了三层高高的书架,中间保持了电影院的空间风貌。


北面是一块大屏幕,南面是原电影院座位台阶,改造成了可以入座的阅读区,中间区域摆放了四排读书桌,屋顶透明的顶棚让整个大厅特别透亮。

穿过大厅到东面是后台研究区,主要是入藏知名专家学者的精选藏书和手稿,可以为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创作出版提供个性化服务,刚刚挂牌的是“杨鸿勋书屋”。


藏书楼工作人员周园介绍,主体藏书区由原来的大影厅改造而成,藏书分三层:

第三层是一些已故名家大家的藏书,以及编写或出版过著作的当代作家和专家学者自己的作品,和部分他们品读过的藏书。很多书都是有些年头的“老书”,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的《红楼梦》有三册,已经泛黄。

第二层是各出版社捐赠的图书,有人民文学出版、作家出版社、北京出版集团、正阳书局等。

第一层是市民个人藏书区及共享阅读区。“整个藏书楼目前能藏图书近10万册。”

藏书大厅平时作为阅览区域开放,也可为各类读书会、讲座、研讨、报告、新书发布、阅读沙龙等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免费场地。
托管图书5年为一个期限

周园介绍,红楼公共藏书楼入藏图书分托管、捐赠和合作三种方式。

托管
tuoguan
是指图书所有人将藏书存放在藏书楼,所有权还属于委托者,但可以供公众在红楼阅览,一期以5年为限,5年期满后根据托管者意愿延期托管、或永久托管、或转捐赠。



市民想要托管自己的图书,可先通过“红楼公共藏书楼”APP、微信公众号或电话预约,经过初筛后,藏书楼会安排专家对其进行评估,有价值且适合的书才会选入藏馆,入选图书以人文社科图书为主。

捐赠
juanzeng
是指依照《图书馆法》,由西城图书馆接受捐赠或委托藏书楼保管运行,供读者借阅,捐赠入藏的图书至少会在红楼放置5年,然后视情况永久入藏红楼或调拨其它公共图书馆。



合作
hezuo
是指与出版发行机构合作,为藏书楼提供新书,这部分图书可借阅可购买。


红楼公共藏书楼集私人藏书楼、公共图书馆、实体书店于一体,以“众藏、共阅、分享”为核心理念。

藏书楼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无论新书、旧书,读者办理阅览卡后,都可以在藏书楼内免费阅览、借阅,部分图书借阅回家后,如果觉得想留下,直接在APP上就可购买。

同时,红楼藏书楼还开设了口述史采制工作室,将面向入藏者及社会公共提供个人口述录制和定制化出版服务。

盘活闲置文化资产的创新探索

红楼公共藏书楼由西城区文化委负责开发建设,建成后转由社会化专业机构运营,这也是该区盘活闲置文化资产的一种创新探索。

据西城区文化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对很多生活工作在西城,乃至全北京的人来说,红楼电影院都是难以磨灭的美好文化记忆。

红楼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,原为红楼球社,1945年11月20日改为红楼影院。

1991年8月,红楼电影院门前影讯。

这座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影院,一度创造了不斐的业绩,她是北京市第一家宽荧幕立体影院、第一家“无障碍影院”,是那个年代最新中外影片首轮放映的最佳影院之一。2012年,因为建筑、设施破损老旧,无法满足公众观影体验要求停止放映。

红楼电影院入场券

为盘活闲置的文化资产,延展城市的文化记忆,西城区从2014年开始谋划对红楼进行改造提升,由政府提供公共空间,委托社会机构运营,让沉睡于民间的个人藏书重新进入社会流通,激活藏书背后隐藏的人文价值,让老红楼电影院披挂上阵,重新焕发文化活力。

据悉,围绕全民阅读,西城区已经建成25处特色阅读空间,探索出4种运营模式,像红楼公共藏书楼这种可借阅可售卖的书香新业态也在探索实践中。

相关负责人表示,如果红楼公共藏书楼的这种运营模式受到社会认可,该区将适时进行复制推广,使红楼公共藏书楼不光从概念到落地生根,更能开花散叶。


记者:刘桥斌
摄影:刘桥斌 于志强

监制:王然
编辑:张力
图片来源:北晚新视觉网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管理员QQ1192595503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山后网 ( 京ICP备12001442号  

GMT+8, 2024-6-3 03:23 , Processed in 0.187774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